命理的傳承之十
年月為左,還是為右?
有一天徒弟send一個位址給我:http://www.youtube.com/watch?v=-inPDyTx-o8&feature=player_embedded# 標題是:你腦內的兩個世界(中文)。由吉兒泰勒博士的親身中風體驗來說明左右腦的差異。這是很特別又很好的參考資訊。當然現在的我們,已經進一步整合了認知腦神經科學與八字。這部份往後會介紹一些。
每次我在介紹現代四柱演變的時候,我一定會提到吳懷雲先生。雖然後來他的際遇並不好。但是他所帶進八字的新觀念,開啟很多民國中生代的論命技巧。這是不爭的事實。將八字現代化的人物當中,我認為吳先生的觀念很重要。凡是學習現代八字的人都應該有他的講義,並且收集同系列中其它早年作者的講義與著作。但是,有些人的講義,也不用太在意了,像八字氣數研究等,或是現在還在檯面上開館的命師的講義。有不錯的內容,但是沒有收集到也沒關係。因為掌握了原始的技巧觀念,剩下的就是自己變戲法。
以十神這個系統為例,初階的認知就是每一個十神人事地物的對應。中階的認知就是兩個十神合起來的人事地物的對應。高階的認知又回歸最原來的探究,何謂十神?當然論命的層次不會就僅是這樣單線的畫分,這在傳承系列已經多次的強調了。比如在初階,十神加上十干的人事地物的認知。比如中階十神在天元人元地元的認知。比如高階多個十神在刑沖合會中的認知。如果子為正印被午沖,只能認知到正印被沖,那就只是很入門的程度而已。正財為戊,為戌,為辰,為巳申中的戊,這基本上就有不同的意義。又比如說干支的定義是初階一定要認識的,但是<干>的意義就僅止是干為外為顯為動這樣嗎?很多的人一講到八字的天干,就馬上反應到甲至癸的十干,其實光是干或支這個意義就夠再思考多一點了。它一樣有初中高階的不同想法。干加支的概念,在唐宋,在明朝時期,早有發展,現代人都不太做這些基本功的整理與消化,只想在書店中在老師的口中找到速食菜,那收穫也就只是一堆塞罷了。
高階的思路往往是又回到這最根本的理解中去改變原來建構出來的論命SOP,如果基本上前階的築基並不穩固,那高階的全盤變化是不會發生的。
Gnuj 201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