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生命的陣痛


 


**********************************************************


《藍色革命》Gunter Pauli


當新生兒穿越狹窄的產道出世時,會承受極大的壓力,嬰兒的肩膀與胸膛會遭到壓迫,以便排出肺部的液體,排完後即可吸入第一口空氣。這股壓力是每個人出生的必經過程,像當蝴蝶破繭時,耐心的觀察者會看到牠必須努力地掙脫,甚至花上好幾個小時,才能完全轉化成美麗的飛行生物。曾有科學家從外切開繭,幫助蝴蝶掙脫緊密的外殼,卻發現牠飛不起來,在無痛出生後不久就死了,所以我們可以把壓力視為起始生命的方法,是具有催化功能的複雜動態,包括拉動肌肉,讓心臟跳動抽送血液,還有所有關節的運動,吸氣與呼氣等。


危機也可看作是另一種形式的壓力,激勵我們想出新的解決之道,並且也提醒我們享受生命的美好。


**********************************************************


 


壓力是蛻變的必經過程,這是要很小心處理的概念,就像作者Gunter Pauli在跟Ecover合作,卻導致以棕櫚林取代龐大的雨林區一樣,最後以失敗收場。如果沒有小心處理師法自然的概念,不見得會得到預期的結果。危機的出現,必須是很自然的,就像工作上,生活上的壓力,突然的出現,是一種常態,但是刻意的出現,或是運作,就有沉淪,往下的風險。為何會這樣? 因為,所謂的自然,原本就有一套程序存在,壓力點,只是程序的一部份,就好像現代再生電廠,電力要長距離輸送,就要依循原本的一般電網模式,從36V加壓到萬伏特,才能上網傳輸。沒有壓力,又怎能走的遠。既然這是必經之路,在管理上,在人生道路上,即使感覺到很突然,很意外。其實卻是自然的。


 


但是,我們瞭解這道理,卻不管任何事,都只是不斷地加壓,不管是自己給自己,還是制度給工作個人,還是主管憑己意任意為之。就容易後患無窮。最後耗盡了資源,就跟不當的仿生自然一樣,沒有做好資源與能量的銜接,還是耗盡了地球跟組織的資源。最後自然就會反撲。這種現象,不論是看台灣是否有足夠的人才這個前發燒議題,或是看個人生涯規劃,情緒管理,都是一樣的。如果是自然的壓力,那麼就要耐心的經歷它,因為我們的人生這樣設計,必然有先天規劃好的。如果逃避了壓力,就學不到了,就沒有走完原本的程序,但自己過度的給自己壓力,那過壓了,後面舒展的時候,已經壞了,又怎能開展出漂亮的翅膀?! 老一輩的命理人,老是講壞運要守,現在觀之,真的是氣死人,對於好與壞的詮釋太狹窄了,如果當年我聽從了他們的建議,我現在又怎能耐得住各種狀況,又怎能看到我現在看到的高度呢?! 那麼多驚奇的風景就不可能看到了。思維的深與廣度就不可能培養起來了。


 


    在承受壓力的過程中,絕大部份的職場員工,只是因為環境如此,大家都這樣過來的,所以就這樣過。這是不好的。每一個產業生態處在不同的國家,階段,以及年代。都會成為這個工作壓力的背景。這個背景,必須加上每個個人的願望,慾望才會有意義。以組織為單位時,也是一樣。否則就是消耗! 台灣的人才被代工思維消耗了,以前有股票分紅做為代價的補償,現在沒有了,卻又不能找到新的方式與員工互動。那只是徒增一個消耗人才的實例而已。沒有個人想法的壓力,就是很的一個壓力,就會落入我先前講的動機惡果。如果有個人的想法存在,那這個壓力就是自然的,只是程序的一部份。那若干年後回顧,才會變成苦能淡忘,人生回甘的境界。


 


Gnuj 2012/9/1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啟動中 的頭像
    啟動中

    命理好手的網路日誌

    啟動中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